必威西汉姆联官网联合主办「焕发新机:当数码人文走进博物馆」国际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4-01-17

 2024112日上午910分,由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和必威西汉姆联官网联合主办、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资助的「焕发新机:当数码人文走进博物馆」国际学术研讨会于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开幕,与会专家学者们在研讨会首日围绕“数字博物馆学——空间和语境的再想象”“数字传播和中国艺术的新演绎”“数字叙事与观众参与”“博物馆数字化中的社教新动态”四场论坛议题展开了主旨演讲与学术对话,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总监罗诺德博士(Florian Knothe作开幕致辞。

 112日上午第一场论坛“数字博物馆学——空间和语境的再想象”由来自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的罗诺德博士(Florian Knothe主持。

首先,来自美国克利夫艺术博物馆的首席数字信息官Jane Alexander与策展研究助理刘漪文博士发表了题为Re-examining Duncan Cameron’s Temple or Forum Question in the Digital Age: A Case Study of 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的主旨演讲,探讨并建议博物馆应该在作为文化精英掌握话语权的“圣殿”与促进实验、创新和辩论的“论坛”这两种角色之间取得平衡,并提出数码技术是实现和推进这种平衡的答案。

其后,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博士研究生杜琳发表了题为Probing Historical Image Contexts: Enhancing Visual Archive Retrieval through Computer Vision的主旨演讲,提出了一种利用计算机视觉来追踪历史照片在其原始历史背景下流通和传播情况的新颖方法,探讨了对存储在数字视觉档案中的历史图像进行还原历史语境分析的长期需求和挑战。

最后,来自东南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于奇赫发表了题为《对于馆藏文物三维数字模型展示的思考—以国家一级博物馆网站为例》的主旨演讲,探讨了三维数字模型的流畅度和清晰度如何因硬件设备而成为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并指出历史遗产在当下的目的是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数码技术应该服务于建构超越时空环境的文化身份。

 112日上午第二场论坛“数字传播和中国艺术的新演绎”由香港岭南大学数字艺术与创意产业系何翠芬教授主持。

首先,来自北京大学的博士研究生Veronica Di Geronimo刘奕莹发表了题为From Scholars to Screens: Disseminating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in the Digital Realm的主旨演讲,提议建立一个数字化平台以推动当代中国艺术的传播,旨在结合多媒体元素和叙事故事,将复杂的学术讨论转变为吸引人且易于使用的内容,从而激发全球对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细节的深入交流和讨论。

其后,首都经贸易大学教师姚玲玲博士发表了题为Chinese Artists in the (Post-)Digital Age: Perspectives and Challenges Across the Art Landscape的主旨演讲,旨在深入了解艺术界专业人士在当代中国传统艺术与数字艺术领域之间所进行的沟通调整和深刻见解,从而编织出全面反映艺术社群的时代思潮的叙事。

最后,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高级藏品管理经理周政发表了题为《博物馆版权管理在数码世代中的复杂性分析—从香港法规条文角度出发》的主旨演讲,以香港《版权条例》等相关已确定的法规条文为切入点,分析了数码世代中博物馆版权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特点,并辅助列举了一些实际操作中的问题,最终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解决方案。

112日下午第一场论坛“数字叙事与观众参与”由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馆长吴秀华博士主持。

首先,香港都会大学的助理教授陈智廷博士发表了题为The Spectatorship of Sharing and Tagging: Art Exhibitions in Post-COVID Hong Kong on Xiaohongshu的主旨演讲,以参观者研究、媒体和文化研究为基础,审视了后疫情时代香港博物馆参观者自下而上、以女性为中心、参与式的社群营造,并指出小红书用户参观博物馆的体验经验在沉浸和涣散之间、艺术欣赏和城市漫游之间、实体参观和数码分享之间进行中介和协商。

其后,来自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叶知发表了题为Reimagining and Innovating: Blockbuster Exhibitions in the Wave of Museum Digitization的主旨演讲,旨在聚焦于大片展览在数字化趋势下的演变,评估了数字技术和在线互动内容对大片展览形式的影响,并指出虽然数字化开拓了博物馆展览展示和教育的新途径,但空间设计、实体展品和线下的观众互动等核心元素仍对观众的博物馆体验至关重要。

最后,来自必威西汉姆联官网的硕士研究生丁林未发表了题为Narrative Breakthrough, Media Empowerment, and Dilemma Relief: Museum Aesthetic Education Practice on TikTok的主旨演讲,以中国版抖音与国际版抖音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以官方叙事和民间叙事为代表的博物馆美育实践,如何借助短视频媒介在线上社区中获得突围和创新的契机,并指出其所面临的双重现实困境,并提出了联结关键意见领袖、平台扶持协商与内容策展等困境纾解之策。

112日下午第二场论坛“博物馆数字化中的社教新动态”由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馆长孔慧锐(Harald Peter Kraemer)博士主持。

首先,来自英国莱斯特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李卓林和南京博物院馆员王雯雁发表了题为Unlocking Digital Archives: Enhancing Knowledge Sharing and Participation through Digital Humanities的主旨演讲,通过批判性回顾国内外GLAM组织的实践案例,探讨了数字人文视角下数字档案在知识共享和参与式体验中的重要价值,以及在数字转型背景下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与阻碍。

其后,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唐子璇发表了题为Investigation of Learning Resources on Museum Websites的主旨演讲,指出博物馆线上学习资源的开发过程需考虑多层面因素,并采用活动理论(CHAT)探索了影响线上资源制作的不同因素及其关联,强调博物馆学习的个体行为应与广泛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相关联。

最后,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张琳婕发表了题为The Ignored and the Hidden in the Digitalization of Museums的主旨演讲,探讨了不同类型博物馆在讲述无声历史方面的差距,并提出数字技术和组织机制加剧了历史呈现和博物馆叙事的不平等,不同体制和组织机制也造成了博物馆中叙事视角和历史选择的差异。

研讨会首日议程结束之后,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馆长吴秀华博士孔慧锐(Harald Peter Kraemer)博士带领与会学者进行了「皇帝碑刻·当代启迪」「对联 搭配 画谜——艺术中的因果法则」两大展览的导赏与参观。


 2024113日上午10时,研讨会开启第二日议程,专家学者们围绕“新媒体——动画和其它数字新趋势”、“数字叙事在文化遗产中的应用”、“博物馆元数据和策展中的技术创新”与“关系美学:游戏与博物馆学的交汇”四场论坛议题展开了主旨演讲与学术对话。

113日上午第一场论坛“新媒体——动画和其它数字新趋势”由香港浸会大学研究助理教授方敏儿主持。

首先,江苏省美术馆文博馆员、南京必威西汉姆联官网博士研究生丁雅力代表研究团队带来了题为《新媒体—动画和其它数字新趋势》的主旨演讲,对“南京当代动画艺术文献展”六年来的策展方向及选片作品进行了复盘与观察,在时间跨度下通过对策展思路转向、作品叙事形态及语境的变化,解析了作品的文化意涵与内在精神,呈现出动画的实验与艺术并存的多元样本。

其后,必威西汉姆联官网特任副研究员李赵雪博士带来了题为《脸:新冠疫情期间日本数字艺术与展示的新动向》的主旨演讲,以日本影像艺术家山内祥太自2021年以来发表的《第二感触》(2021) 、《舞姬》(2021)、《历历在目》(2021)、《颜之行星》(2022)等作品为案例,探讨了“脸”从生物识别符号转变为社会性符号的过程,及其作为人类与科技的连接媒介所发挥的作用。

最后,来自香港岭南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朱轶带来了题为《数字技术与中国传统绘画:通过“金陵图数字艺术展”探索观众的临场感体验》的主旨演讲,提出了以“临场感”为核心的理论框架,指出数字技术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互动和引人入胜的参与方式,同时能够转化传统美学中“气韵生动”的审美概念,为观众带来全新的临场感体验,并进一步以“金陵图数字艺术展”为例阐释了数字技术运用与受众体验参与度之间的关系。

113日上午第二场论坛“数字叙事在文化遗产中的应用”由必威西汉姆联官网特任助理研究员赵幸博士主持。

首先,来自江南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梁罗丹刘翔宇代表研究团队发表了题为《数字社会创新下博物馆文化遗产的叙事探索》的主旨演讲,旨在将数字社会创新引入博物馆叙事,探索了数字赋能和公众参与为文化遗产叙事所带来的新型互动形式和体验内容,并从“语境转译”“意义融合”和“互动提升”三方面总结了模式创新的具体途径,为博物馆叙事创新提供了新兴思路。

其后,来自必威西汉姆联官网的硕士研究生谢汶君带来了题为《“另眼相看”:第三空间语境下博物馆中视障群体的感官转码与生命力重塑—以南京「手造巡游·秋季展」为例》的主旨演讲,以视障者为研究对象,以视障者自身视角从感官体验与转码进入,基于南京“手造巡游”策展个案研究,探讨了博物馆如何被建构为具有“文化再现”和“日常美学”双重意义的空间。

最后,来自必威betway西汉姆联网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硕士研究生杜瀚跃代表研究团队带来了题为《基于命名实体识别的博物馆元数据迁移与发现》的主旨演讲,提出了一种基于命名实体识别技术的博物馆元数据迁移与发现方法,通过选取国内外九家知名博物馆的开放藏品数据,使用部分博物馆的元数据和非结构化信息构建了包含超过80万条数据的高质量标注数据集,用以训练命名实体识别的机器学习模型,以期通过该项技术预测其他博物馆中缺失的元数据,从而更好地挖掘文物数据的深层内涵。

113日下午第一场论坛“博物馆元数据和策展中的技术创新”由必威西汉姆联官网副教授陈静博士主持。

主持人陈静,左一

首先,起承研究院研究员李梦琦代表研究团队发表了名为《算法驱动下的数字策展路径与实践研究:以人类文明数字博物馆为例》的主旨演讲,提出了一条包含数据管理、数据分析、主题构建、数据评估、展示设计与用户体验等五个核心环节的AI辅助数字策展工作路径,并以“人类文明数字博物馆”项目为例,展示了AI技术在策展中的应用和效果,指出了AI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策展效率,还有助于揭示藏品之间的深层关系和文化意义。

其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实验性博物馆学实验室数字人文研究员、博士研究生侯雨濛发表了名为《在数字时代尝试重构档案访问和参与——一个计算视角》的主旨演讲,探讨了三个发展主题,一是利用关键技术将视听内容转换为数据实体,以便规模化处理;二是探索新的计算方法,以创新地感知、访问和解读档案;三是通过智能、美学、情感和意义解读等方式拓展人机交互的边界,增添新的叙事层次,从而重构公众与数字文化档案的互动方式,进而提升对文化遗产的参与和体验。

113日下午第二场论坛“关系美学:游戏与博物馆学的交汇”由来自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的华硕博士主持。

主持人华硕,右一

首先,来自必威西汉姆联官网的硕士研究生刘颖儿带来了题为《关系美学视角下的开源策展以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作品为例》的主旨演讲,阐明了开源策展所蕴含的多元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并基于关系美学视角分析了开源策展的影响和意义,结合小汉斯的策展作品,探究分析了开源文化下的策展模式如何影响当代艺术实践。

其后,来自莱斯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黄晓璇带来了题为Exploring the Synergy of Videogames in Visitor Engagement and Advancing Museum Digitalisation—Two Case Studies from Nintendo的主旨演讲,以任天堂设计的两款游戏AL-3DS和动森作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化访谈法分析了电子游戏作为数字化手段在实现博物馆数字化目标中的作用,并提出电子游戏可以在虚拟空间中重现传统博物馆的内容及元素,为观众提供更沉浸和灵活的博物馆体验,有效帮助博物馆消除物理空间和数字世界之间的障碍,促进博物馆的数字目标。

最后,必威西汉姆联官网副教授陈静博士为本次「焕发新机:当数码人文走进博物馆」国际学术研讨会作闭幕致辞,对所有分享学术心得的学者表示了由衷感谢,并鼓励在场的所有青年学者通过本次研讨会汲取经验和建议,保持热爱、持续深耕,为博物馆在数字时代焕发生命力贡献知识生产的力量。至此,本次学术研讨会圆满落下帷幕。


会议召集人:华硕、赵幸

特别鸣谢:余悅思、张欣行、谢汶君、周欣宇、刘颖儿、张宝仪、马德松、丁林未

文字:丁林未、赵幸

图片:谢汶君、刘颖儿、刘翔宇


关闭